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
在节能和能效方面,加州无疑走在最前端。2018年美国公用事业对能效支出达到150亿美元,公用事业节电量较上一年增加了7.4%。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电力增长和经济增速是否有脱钩的可能?不久前,笔者曾前往纽约、旧金山调研两地的电力服务生态,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两地均经济高度发达,电价水平也在全美名列前茅,但人均电力支出却处于较低水平。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18年的报告发现,2010年至2015年间,采用PACE的州和城市的住宅光伏的增长率在7%12%,贷款金额从2014年的3.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17年已超过26亿美元。政府为能源企业每年的成本进行核算,加上适当的利润空间,为企业事先设定一个固定收入和考核标准,当企业满足了标准的供能任务,就可以获取收入。其中,加州的节电量增幅最大,为1.15TWh。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脱钩的关键驱动因素在于能效政策和投资。
这是由于节能和能效的突出效果,降低了两地的人均用电量。PACE的融资通过政府发行的债券涵盖住宅和小型商户物业能源更新的前期费用。国民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总体保持平稳。
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8.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用电增速较高。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低速增长,增速环比回落。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测算,7月份全国降温电量同比减少9.5%,降幅同比扩大,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有所降低。同期,制造业PMI指数止跌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加快,稳定制造业投资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出台,体现制造业发展趋势向好,韧性较强。
用电增长乏力气温是主要影响因素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年内次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出口继续承压。
7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中,西南、华中、华东电网用电增速较低,分别为-2.7%、-1.4%、0.2%,同比分别下降14.0、11.4、2.0个百分点。7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增速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用电数据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本文通过定量测算与对比分析,解析导致用电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挖掘用电数据背后的经济信号。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增速高于服务业整体水平。
剔除2018、2019年7月份气温因素影响后,今年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5.1%,月度用电增速波动明显收窄,反映出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和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国内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总体平稳态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增速为7.8%,主要是社会对高质量传统服务和新型服务需求增加。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9%)、住宿和餐饮业(2.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8%)用电增速较低,同比降幅较大。减税降费等政策加码,消费增速有望企稳。
同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指数高于整个服务业生产指数,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体现服务业新动能蓬勃发展。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明显高于第二产业用电增速
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测算,考虑经济运行、气候气温、电能替代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后续用电增速有所回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5%左右。7月份,全国平均气温22.1℃,同比下降0.8℃。
建材、黑色金属用电增速环比分别下降2.2、2.1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增速为7.8%,主要是社会对高质量传统服务和新型服务需求增加。同期,制造业PMI指数止跌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加快,稳定制造业投资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出台,体现制造业发展趋势向好,韧性较强。生活性服务业用电增速下滑,主要受气温因素影响,但增速仍然较高。其中,批发和零售业(7.5%)用电增速较高,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电子商务等新的消费模式快速推广。制造业用电量低速增长,但增速有所企稳。
而去年同期,上述地区大部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高温强度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各部门用电增速均放缓,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低速增长,第三产业用电增速最高,居民生活用电增速降幅最大。
气温因素拉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6个百分点,经济因素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3个百分点。用电数据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本文通过定量测算与对比分析,解析导致用电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挖掘用电数据背后的经济信号。
据测算,西南、华中、华东电网的多数省份降温电量负增长,其中重庆、四川、江西、湖南降温电量降幅超过30%,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降温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降低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8.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用电增速较高。
同期,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汽车等典型产品产量增速环比均上升,体现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7月份,全国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4%、1.2%、7.6%、4.6%,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5、3.4、3.6、10.0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出口继续承压。平均高温日数5.7天,同比减少0.4天。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发展态势,但外部环境愈加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7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增速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高于第二产业用电增速3.2个百分点。
同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指数高于整个服务业生产指数,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体现服务业新动能蓬勃发展。(作者单位系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31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用电量正增长,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用电增速超过10%。7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增速为6.1%,但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主要受气温因素影响。
气温较去年同期偏低,拉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低速增长,增速环比回落。用电增长乏力气温是主要影响因素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年内次低。同期,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速环比均回落,钢材、十种有色金属、乙烯、平板玻璃等重要产品产量增速较上月均下滑,体现旧动能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7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7%,增速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仅高于年内最低增速(5月份)0.4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用电量同比减少5.9%,增速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主要是下游需求偏弱导致生产放缓。
国民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总体保持平稳。制造业运行有所企稳装备制造业走势向好7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微降,环比持平,高于第二产业用电增速3.3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等政策加码,消费增速有望企稳。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增速高于服务业整体水平。